11月26日下午,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宁静港湾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在白云街道进行了以“国际反家暴日——家暴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第十一期公益沙龙。这期的公益沙龙,我们通过家暴受害者陈阿姨的阐述来了解家暴,通过心理咨询师张益萍老师的专业见解来分析家暴,通过与会者的提问来探讨反家暴问题。
在沙龙上,对于家暴受害者陈阿姨的经历,我们深表痛心但同时也为她能从32年被家暴的阴影中走出来而感到庆幸。如今家庭暴力的案例越来越多,我们也更应该学会如何在家暴中保护自己,而不是一味的“以暴抗暴”或“忍辱负重”,从而能解自己于危难或给他人以支持。因此张老师通过深层心理学解读,为我们进行了家庭暴力心理动因分析。张老师表示家暴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行为,它的产生大多有以下四种成因:一是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限制,女性在受到家暴时多采取被动攻击行为;二是女性错误的自我定位,通过自我暗示、心理合理化防御来忍受对方的家暴行径;三是受家庭模式影响,家暴的产生可能源于复制原生家庭行为,如自己的父母曾有家暴行为,则自己也潜意识受到该行为影响;四是人际关系互动过程衍生的问题,当一方采取热暴力,一方采取冷暴力时,则施虐者和被虐者的角色在无意中被转换,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延续,这也正是张老师强调的“人在情境中”,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是由双方所造成的,若只是强行要求一方做出改变,并不能解决原有的问题。
在张老师精彩的分析之后,与会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家暴行为对下一代行为模式的影响,新时代男性受家暴的问题等,张老师都一一做出解答,并表示在年轻一代的家庭暴力中,由于知识水平较高,双方多采取冷暴力行为,反而更难以解决问题,若家庭中女性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高于男性时,可能会产生角色错位现象,从而造成女性强势成为施暴者的结果。
通过这次开放式、互动式的公益沙龙,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家庭暴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相信对以后的家庭社会工作也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