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简介:
云乐社区民生故障维修站--残疾人添翼工作室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通过添翼工作室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处理残疾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把损伤带来的能力缺失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文明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项目简介:
亲情在延续 和谐家庭颂扬会
——云乐社区残疾人添翼工作室亲情活动侧记
5月4日早上9点不到,天一清源茶馆还没开张营业,门前却已经坐了不少残疾人和他们家属。年纪最大的钟阿姨今年84岁,容光焕发。一年轻的帅小伙虽然坐在轮椅上,却时不时用手机玩玩自拍,心情大好。“这后生可聪明了,每次搞活动,都是他想点子。”身边的人不禁夸赞。62位残疾人及家属前来,不仅有四肢残疾,还有低能、精神障碍患者等。他们来自海曙区白云街道云乐社区残疾人添翼工作室成员,今天他们将在天一清源茶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亲情在延续和谐家庭颂扬会”活动。
残疾人添翼工作室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举办过新春茶话会、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外出春游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但为残疾人家属举办活动,这还是第一次。
活动的组织者陈宗世 74岁——残疾人添翼工作室负责人,也是一位轻度残疾人,右手臂并不能伸直,前半生生活艰辛,后半生过上了好日子,他认为吃穿不愁了,到了报答社会的时候。
此次灵感来自一次感动。新春茶话会过后,他发现有几人没去参加,便在会后一一上门拜访。其中有一位大伯,衣着整洁,面容干净,要不是难免透露的动作不协调,表情略僵硬,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智障人士。而他的体面,正是来自妻子的天天悉心呵护,为他用心装扮。不仅如此,一次,女儿对爸爸的样子面露不满,妻子竟然大怒,严辞教育孩子,“父亲只有一个,做女儿的怎么可以讨厌他?”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也成为了孝顺的孩子。
颂扬会上,陈师傅为五户人家颁发“先进家庭”荣誉证书,之前那位精神残障人士的家庭也是其中一家。大家吃着自助餐,相互交流照顾残疾人的生活琐事,个个脸上都透露着随和与自在。
小杨(化名)出生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妈妈过早离世,爸爸意志消沉了。尚处青春期的孩子小杨自此感受不到父爱母爱,精神孤独,罹患了抑郁症,终于有一天从三楼跳下。是姑姑守在医院一百天,出钱出力,直到小杨病情恢复。为了让孩子老有所养,姑姑每月都替她交250元的医疗保险费,自己却穿戴朴素,紧衣缩食。姑姑领奖时有些害羞,小杨却笃定而感激地望向舞台上的姑姑,把手拍得响亮。
小梅(化名)的父母都是高校教授,衣食无忧,原本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直到有一天,父母发现小梅竟然难以翻身,随后查出患有先天性脑瘫。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的父母并没有放弃,此后一边奔波各大城市的各大医院,为女儿治疗,一边造访一所又一所的学校,恳请收下自己的孩子。医院疗效甚微,他们就买有助康复的设备回家,一有空就带孩子去公园做游戏。“那天我碰巧在月湖公园看到爸爸正带着小梅玩,小梅笑得很开心,原本不能走的她走得也很快。”陈师傅说着说着声音微颤。本不能入学的小梅,由一开始求来的“旁听生”身份,到后来因为成绩跟得上而成为正式学生,再到2009年顺利完成了大学课程,这一历程,母亲说起来并不大声,却震撼人心。
“颂扬会可以倡导残疾人家属多关爱残疾人,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的能量。”海曙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师姚孝娟倾听了和谐家庭的故事,备受感动,她告诉记者,在陈师傅的带动下,云乐社区已经形成了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互助网格。
白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鹤立对记者说,人人都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残疾人群体的这扇窗主要是由他们的家属打开。家属的每一份关怀,都是对亲人的爱,对生命的尊重。
上一条:暂无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