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毕,受海曙区民政局委托,按照《海曙区公益创投管理试行办法》相关规定,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对所有项目进行了终期评估。
一、项目基本概况
2014年评审确定并签约的公益创投项目共171个,包括122个重点项目和49个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打包项目,资助金额合计161.31万元,其中重点项目资金119.31万元,打包项目资金42万元;52个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认购了97个公益创投项目,认购资金为75.1万元,占重点项目总资金的62.95%,区公益组织发展基金会资助了24个公益创投项目,资助金额44.21万元,占重点项目总资金的37.05%。2014年度的公益创投项目实施时间为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各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负责管理、跟踪与监测本街道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申报的所有项目;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跟踪、监测其他社会组织申报的公益创投项目,项目资金管理因社会组织的而异:已登记注册社会组织自行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其余未登记注册社会组织申报实施项目的项目资金则由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进行全程管理,所有122个公益创投项目终期均接受了第三方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审计。
2014年度公益创投项目的实施运作,一是要求各项目实施方按照项目申请书确定的计划内容实施,活动内容、报销凭据以及评估都要求符合项目计划书内容;二是项目由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分级管理,指导、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痕迹和进程管理,以及协调项目实施方与资助方的沟通联系;三是对项目资金的使用须严格执行民政局下发的海民【2015】1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资金使用的通知》,以及各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制定的资金使用规定。
二、项目工作评估
通过各个项目实施方的努力、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对项目的跟踪管理与技术支持以及区公益组织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保障,各个公益创投项目基本上能够按项目预定计划顺利实施。根据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监测、管理以及各项目的自我评估报告,我们认为,各项目基本完成预期阶段性工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良好,服务对象满意率较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有了一定提升,公益创投的运作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一)双百对接,扩大社会参与
2014年度公益创投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52个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认购了97个公益创投项目,认购资金达75.1万元,较2013年度,参与公益项目认购的单位和个人多了7家,认购的项目多了47个,认购资金增加了11.54万元,社会认购资金占项目总资金比增加了23.34%。社会认购的单位类型也不单单局限于企业,今年参与认购的有企业、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寺院等单位,“双百对接”机制逐步成为海曙区的一个公益party。这些变化基于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公益创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爱汇海曙、情在路上——双百对接启动仪式”,并为参与对接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纪念盘;组织部、统战部、慈善总会等相关部门更是深入参与“双百对接”活动,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多、沟通联系方便等优势,积极帮助公益项目寻找认购单位。二是社会公益氛围在不断积聚,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乐于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像天港控股集团连续三年认购公益项目,浙江福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认购了10个公益项目,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中9个党支部认购了7个公益项目,区慈善总会也首次介入公益创投,出资8.3万元认购了5个公益项目,海曙区区长吴胜武以个人名义认购了“吴医生”健康援助项目。三是项目运作规范透明,很多实施方在开展项目活动时都会主动邀请资助方参加,并及时将项目的中期、终期报告反馈给资助方,资助方能够及时了解自己认购资金的用途和项目运作情况,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对公益事业的信任度和关注度。
(二)鼓励创新,拓展项目领域
2014年,公益创投拓展项目类别,使社会组织申报的公益项目的种类更加丰富,涉及更多的服务领域,主要分为长者照护、幼小关爱、残困帮扶、健康促进、婚姻家庭、绿色环保、社区发展、平安守护等八大类,更多具有公共性、专业性的项目也逐渐进入公益创投领域,比如:绿色环保类项目大幅增量,2013年度仅有“衣循环”等5个环保类项目,而2014年度已经增加到“绿色家园”参与式生态社区环保、环保酵素救地球、“白云花香”增能发展计划等12个项目,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再比如: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多,为老服务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服务范围都有显著的变化,项目数量从2013年的22个增加到2014年的36个,项目的服务内容也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基础性的生活服务拓展到失智失独、临终关怀等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三)深化服务,惠及更多受众
2014年度八大类公益项目预计服务人数128100人,经过一年的项目运作,实际服务人数134489人,其中老年人7.1万人次、残疾人2万人次、青少年1.8万人次,其他服务对象2.5万人次,服务家庭4000余户,开展各类项目活动2775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物品2.4万多份,基本覆盖了各类人群的服务需求。比如:西门街道居家养老互助中心的爱心洗涤坊项目,2014年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仅扩大原来服务点面积,并增设了晾晒场地,还新增了新芝、汪弄两个服务点,服务覆盖到整个街道,项目一年来共为480位老人清洗2600多件床上用品,解决了老人换洗床上用品困难的问题。再比如:乐慈老年发展服务中心的“失智不失爱,失智关怀社工行”项目,一直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坚持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发展专职工作人员和义工,为社区里的失智症患者,提供陪护、照顾、护理和康复方面指导,结对失智患者18位,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人次,开展大型科普宣传、培训等8次,间接服务2000余人。
(四)精细定位,填补公共服务不足
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非常快,对服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各种需求进行细分和精准定位。2014年的公益创投项目虽仍以为老、帮困、助残等内容为主导,甚至有些项目的内容和社区服务内容相重叠,但不少专业机构申报的项目更加精细化,针对一些特定的服务群体设计出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公益项目。比如,“老有所康”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实施团队是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团队,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改变传统服务模式,一对一地结对社区里的肢体残障人士、亚健康老年人,通过推拿按摩、生活技能训练、功能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及养生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自我调节治疗培训等针对性的专业康复服务,改善这些受益对象的肢体活动度,促进了功能恢复,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受益对象的生活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再比如,银发护苗工作室实施的少年法庭公益代理人项目,是由老教师、老干部等五老人员组成的团队,充分利用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法律知识,到监狱对海曙区人民法院判决的犯罪未成年人一对一进行规劝和帮教,全年办理公益代理32件,观护案件18件,还协助拍摄了一部关于青少年犯罪审判和帮扶工作的微电影——《迷途曙光》。
(五)规范管理,提升社会组织能力
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把公益创投机制作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重要抓手,加强对公益项目实施方的专业指导和阶段管理,从项目设计申报阶段开始,就安排专业社工深入街道社区和各社会组织,帮助筛选社会需求、指导确定项目方案,协助整合项目资源。2014年度共开展“如何让你的项目脱颖而出”、“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公益项目的运作和管理”、“公益创投项目资金使用规范”等公益创投项目培训7场,参加培训人员400多人次。
项目实施、评估过程当中,则严格按照《海曙区公益创投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资金使用的通知》等要求,对项目的资金使用、进度完成和痕迹管理进行追踪监管,保证项目的规范实施。项目的成功运作提升了社会组织的项目运作能力、业务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清晰了社会组织的使命目标,促进了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以及服务能力的提高。2015年11月,联合德威会计师事务所对2014年度所有的区级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财务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分别给各街道和社会组织进行了针对性地整改指导。
三、资金使用评估
2014年签约的公益创投项目总资金为161.31万元,122个重点项目的项目资金119.31万元,其中“胖妈妈”家庭教育项目因项目实施方自身的原因,在项目中期评估时,发现项目自签约以来未按照计划书开展活动,决定在中期评估后不发放中期资金;因此,2014年重点项目实际投入的公益创投资金为1185600.00元,实际执行资金为949004.33元,资金执行率80.04%,较2013年度提高近5个百分点。资金不能全部用完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很多项目实施方把公益项目实施当做传统的志愿服务,舍不得使用这些项目资金,导致钱花不掉;二是项目进程与计划书脱节,一些项目实际支出不在计划书范围内,无法用项目资金列支;三是有些项目资金使用没有遵守《关于规范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资金使用的通知》的规定,也无法列支;四是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得到了其他资助。
今年,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继续邀请第三方机构,也是认购项目的爱心企业之一——宁波德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区2014年公益创投重点项目进行了财务审计,经细致专业的审查,大部分项目还是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少数项目开展的活动并没有在项目的计划中,甚至和项目的主要业务毫无关系;项目报销票据不规范,有些项目没有正规发票,有些票据抬头、内容、时间等基本要素都存在错误,票据背后没有注明项目名称和活动名称,票据没有详细的消费明细;发放实物时没有附上受益对象清单;项目报销时并没有附上活动记录,项目报销审核不严;项目财务不立账、不入账等等。另外,“环保酵素救地球”等3个项目未按要求接受财务审计和终期评估。
四、评估反思
1、公益创投的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是项目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从2014年公益创投项目的评估结果来看,大部分的项目都能如期完成,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项目实施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有24个项目的资金使用率低于80%,其中低于50%的有12个,低于20%的有5个,未使用项目资金的有4个。且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没有严谨的财务报销制度,报销票据不规范;对项目进程的计划和管理,有不少项目并没有按照申请书所列计划开展活动,忽视对时间节点的控制,项目开展活动的随意性太强等等。加强公益创投日常监管,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实施项目的管理和评估是提升项目运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2、公益创投项目实施方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占总项目数的70%—80%,又多以志愿性质的社区服务为项目内容,因此大部分的项目实施方是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团队的年龄结构偏老,再学习能力、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理解也较慢,虽然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街道联合会以及社区居委会也通过各种沙龙、培训、参访等形式来丰富项目实施团队的理论知识,拓展公益视野、提高服务能力,但仍然不足以帮助他们有质的改变。另一方面,现行的公益创投机制无法支付更多的人员薪酬,导致一些专业机构无法招募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公益项目中。因此,加强公益创投项目的业务培训,学习区内外先进经验,建设专业机构和草根组织的交流平台,制度设计方面更多向专业化项目倾斜等等,才能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加入,提高项目实施方的各方面能力。
3、公益创投的资助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海曙区的公益创投机制始于2011年,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但一些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项目过多,由于没有申报限制,所以,所有的社区草根组织都可以来申报公益项目,导致创投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项目管理的成本和压力增加,但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却未见有很大的提升;二是资金数额太小,导致项目服务的范围窄,有些甚至沦为社区活动的资金来源,并不能达到项目预期成果,服务效果和社会效益非常低;三是几年的公益创投运作,并没有很多影响力大、有鲜明特色的公益项目和社会组织涌现,很多社会组织申报的公益项目也不符合组织自身的使命和发展。所以,公益创投的资助方向需要有所调整,分层分类资助和管理公益创投项目,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资助公益项目,让一些真正发挥作用的公益项目顺利实施,这也有利于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二Ο一五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