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海曙区失独老人社会工作个案服务研讨交流会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楼举行。16篇失独案例撰写者悉数到场。交流会还邀请了宁静港湾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的罗红媛社工和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的李旭社工作为个案督导到场进行指导。
新典社区的徐波平社工首先发言介绍社区案例。该社区共有9户15位失独老人。其中4户家庭作为重点介入帮扶对象,受到了社区社工的关注。该社区从2012年就开始立足于失独老人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先后开展多次个案、小组和组织多场户外活动。失独老人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部分有技能的老人走出家门开始回馈社区社会。
新芝社区的翁赛娟社工介绍了社区一个较复杂的个案。她的最大感受是,社工本人必须强大,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失独家庭,否则容易情绪崩溃,不利于个案跟进和持续服务。
李旭社工在听完两个社区的服务工作后,提出,社工介入时应该考虑失独老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生与死这个话题,社工应该如何根据需求去提供服务。罗红媛社工认为,社工最合适的做法是组成团队,集合集体的力量,开展培训学习,然后一起来面对共性的问题。
天一社区的汤黎明社工重点谈到宗教对于抚慰失独老人心灵的独特作用。她在个案实践中发现,佛教理念以及佛教场所对于安抚哀伤情绪有时候比社工的陪伴更有效果。
朝阳社区的朱洪波社工为大家解读了计生政策。她谈到社工的入户往往是从落实政策开始,而鲜有顾及到老人的真实内心感受。并且计生、民政和老龄等部门存在重复交叉服务,实际上会给老人带来一波波的新干扰,她建议政府应该统筹考虑服务的路径和发放,尽量减少对老人的二次伤害,以达到服务的最优效果。
太阳社区的张文波社工认为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是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只能寄托于政策的决策和行动。
芝红社区的陈金燕社工分享了社区6户失独老人家庭的情况。这些老人在社工服务之后,身心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交流会尾声,每个参会社工都谈了自身的工作感受,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失独项目组社工对下一步项目工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社区社工提出了工作要求。